「當·廈——當代廈門藝術年度展|第三回」在廈門開幕
來源:廈門小魚網 發布時間:2023-10-12 00:00:00
?

?當代廈門藝術年度展|第三回展覽海報
2023年10月8日下午由廈門市海滄區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指導,秋地藝術中心與哲悟空間聯合主辦的「當·廈——當代廈門藝術年度展|第三回」在廈門秋地藝術中心精彩開幕。

廈門秋地藝術中心館長許明星致辭
秋地藝術中心(Autumn Mosaic Art Centre)是一個綜合藝術生態圈,呈現多種形態的藝術價值平臺。項目總建面積40220㎡,采用2.5萬㎡創作空間 +1.5萬㎡藝術MALL黃金商業配比,涵蓋藝術相關的展覽、交易、拍賣、培訓、版權交易等多方面綜合藝術上下游產業鏈,有完善的藝術產業配套設施,為藝術家打造專屬的五星級藝術創作工坊、匯聚國內外潮流藝術的集中交易并呈現廈門的藝術底蘊。目標打造廈門未來藝術 (包括AI)+ 生活美學的新地標,并為藝術家提供更多的虛擬與現實鏈接的資源,以藝術為人人的精神,將藝術帶入千家萬戶的大眾生活之中。秋地會長期致力于協助青年藝術家拓展更為廣闊的發展未來,創造更多“走出去”、“走更遠”的機會,為廈門的藝術環境貢獻資源,創造活力。

學術主持人陸蓉之致辭

策展人吳謙致辭
?

參展藝術家合影
本次展覽由著名策展人、藝評家陸蓉之女士作為學術主持,藝術家吳謙先生擔任策展人,展出73位廈門知名當代藝術家近200件作品。73位參展藝術家是(姓名按拼音排序):蔡江南、蔡魁、陳伯卿、陳聰香、陳飛鵬、陳干平、陳河田、陳俊、陳麗勇、陳明華、陳文令、陳文欽、陳旭明、陳志光、陳志龍、鄧正立、丁嵐、方士標、方偉、方智祥、高孝午、高雅瑜、洪順章、黃啟佑、黃智清、黃志賢、江翰、蔣志強、金一、老瓜、雷雷、李家吉、李金仙、李俊誼、李星緣、李延、李云燕、廖迎晰、林春、林月創 、劉會營、盧彥鵬、陸蓉之、戚彧、邱林貴、饒凌華、任宏偉、上美西舟、沈金山、沈志民、蘇武、蘇遙、孫正元、湯哲、萬吉欣、王凱、王芝密、吳梁焰、吳謙 、吳肖峰、吳允鐵、蕭天慶、修雪飛、楊佛金、楊彧、葉成漢、伊玄、游敬升、曾佳、張博林、張可可、趙小黎、鄭通鳳。

開幕式現場
出席本次展覽開幕式的領導有:廈門市文聯副主席陳春洋先生,海滄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林麗征女士,海滄區委宣傳部副部長、區文聯主席陳意安先生,海滄區社科聯主席、區文發辦負責人何廣生先生,海滄區文旅局局長王傳國先生。

開幕式現場
本次展覽展出作品涵蓋繪畫、綜合材料、裝置、攝影、多媒體影像、行為等多種藝術形式,是廈門歷史上參展藝術家數量最多、涵蓋藝術形式最廣的一次以廈門當代藝術家為主題的大型群展。展覽免費對公眾開放,展出至12月10日。
展覽現場
?

?

?

?

?

?

?

?

?

?

?

?

?

本次展覽受到了藝術業界與藝術愛好者的廣泛關注,來自藝術界、企業界、收藏界等數百位嘉賓蒞臨開幕現場,賓客云集盛況空前。策展人吳謙先生與參展藝術家們一起進行精彩的導覽,向觀們介紹展出作品,分享各自的藝術創作理念。新華社對本次展覽進行了同步直播,在線流量超135萬人次。

策展人吳謙導覽

?

?

?

?

藝術家導覽
導覽結束后參展藝術家們與學術主持陸蓉之女士一起進行了精彩的圓桌學術論壇。論壇由上海美術學院張博林博士主持,圍繞《當代藝術在廈門的過去、現在和未來》的主題,從廈門的當代藝術與當代藝術在廈門的雙重角度切入,展開討論。與會藝術家們首先探討了當代藝術家在廈門與其他地區的差異性,其次探討了廈門地區做為海上絲綢之路的發源地,在地藝術家如何邁入全球化語境,再次討論了廈門具備何種獨特的人文環境,從而塑造獨特的當代藝術生態,最后探討了近年來本土激增的當代藝術現象背后的原因及問題。

圓桌論壇
?
本次「當·廈 — 當代廈門年度藝術展」是當廈系列展覽的第三回。不同于前兩次展覽將視野框定于廈門在地青年藝術家,本次展覽的藝術家都是居住在廈門的創作者,或是從廈門走向外界的藝術家,能把大家串聯起來的唯一共性,就是大家對這座城市——廈門的共同熱愛。立意凝聚廈門藝術家力量共同推動當代廈門藝術發展,詮釋當代廈門藝術家的狀態面貌,探討未來當代藝術發展,目標為廈門的藝術發展共創好的藝術生態,對焦國際、再續輝煌,成為國際當代藝術發展又一個新的重鎮。

學術主持人陸蓉之
其中最年長的參展藝術家是華人第一位女性策展人、本次展覽的學術主持人陸蓉之(1951-,72歲)女士。陸蓉之出生于中國臺灣,少年時代為天才兒童,13歲開個展,17歲創作的40米長卷現為臺北故宮博物院所收藏,她和丈夫傅申(著名藝術史學者、書畫鑒定大家)先生將在秋地藝術中心成立《傅陸學藝館》,個人及收藏作品將在秋地長期展出。

藝術家林春
?
藝術家林春(1960-,63歲)特別為此次展覽創作了一件行為藝術作品《當下當廈》,他在9月23日秋分日乘坐6318次環閩動車,從廈門出發,又回到廈門。在這段首先是物理意義上的循環中,他攜帶著一本70年前由其母親贈予其父親的筆記本,隨意識流動在本子上喃喃低語,在“當下”思考“當廈”。林春解釋,“‘當廈’首先是跟廈門本土有關,另一層含義‘當下’,即此時此刻,按照禪宗的說法,是當下的推移產生了過去與未來?!?/span>

高孝午雕塑作品
?
享譽國際的高孝午(1976-,47歲),一直秉持“當下即是”的觀點,在藝術上實踐“凡人藝術”。其作品多以輕松幽默,溫和無戾氣的方式,透露隱喻的、非極端的理性思考,表達對社會的關注與反思。

策展人吳謙作品
?
2011年至今,吳謙以丙烯等綜合材料為媒介,在畫布上以東方美學為本,表達“東西遇合”的文化意識和水墨藝術的精神蘊涵。他的繪畫創作以“結合傳統與現代 融會東方與西方”作為基本理念,同時也借用了“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邏輯,中學為體是水墨精神,西學為用是抽象表現。組成藝術家繪畫實踐的三個要素是水墨、抽象和綜合材料,水墨是內容、抽象是方式、綜合材料是媒介。在他的繪畫美學上的追求亦有三個:東方主義、詩性美學和文人畫精神。

趙小黎作品
?
90后藝術家趙小黎是一位工作于廈門,擁有千萬級流量的女性藝術家。她以創作過程記錄的短視頻,崛起于國內外的社交平臺。趙小黎的作品集中于通過對女孩和花的色彩描繪來表達女孩的憂郁和困惑。

陳河田作品
?
同樣是90后的藝術家陳河田,作品則呈現出一種提純和概括了的風格,其作品色彩濃烈,構圖飽滿,所有圖案符號相互擁擠,相互排斥,或斗爭或呼應,充滿了天真純樸的熱情。

上美西舟作品
?
作為中國31位青年畫家之一,上美西舟(1990-,33歲)的這套《草地上的野餐PICNIC》入選了盧浮宮畫展,這對于一個年輕畫家來說能在世界藝術殿堂里展出自己的畫作,除了莫大的榮耀更是巨大的鞭策。這一種行動繪畫與價值取向的非寫實性繪畫風格,主觀表達繪畫中的敘事性,感知原始生命的運動力;一場靈魂的即興性實驗;一場克制的自覺性狂歡。在據稱抽象表現主義繪畫風格已無發展可能的階段繼續進行抽表同時也沒那么抽表的創作。她以藝術創作來嘗試探討多方面的社會議題,她勇于接近邊界,敢于以無風格作為其風格。
結語:
?
在「當·廈——當代廈門藝術年度展|第三回」73位藝術家的參展作品中,除了為數最多的繪畫以外,雕塑顯然也占了很高的比例,這和廈門地區藝術教育的歷史傳承以及豐富的民間藝術有關。此外還有書法、水墨、攝影、陶瓷、漆器、漆畫、潮流藝術和裝置等類別,是廈門當代藝術多年以來規模最大、種類最廣、人數最多的展覽。
展期:10月8日-12月10日
時間:周二-周日 10:00-17:30 (周一閉館)
地址:秋地藝術中心(廈門市海滄區南海三路568號)
?
相關話題
- ·「當·廈——當代廈門藝術年度展|第三回」在廈門開幕2023-10-12